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818的家园-论坛(三线军工厂人的家园),欢迎您的光临!让我们共同来建设三线人的网上家园!  (http://www.818jy.com/index.asp)
--  818的回忆  (http://www.818jy.com/list.asp?boardid=5)
----  五上井冈山  (http://www.818jy.com/dispbbs.asp?boardid=5&id=9890)

--  作者:zjl
--  发布时间:2013/3/16 22:07:40
--  五上井冈山

流年似水,岁月无痕。没有想到一把年纪的我,有机会在去年的三月份,与原9355厂的老同事28人,再次回访了曾工作生活了20余年的山沟沟工厂,同时再次踏上井冈山路,去瞻仰享有革命摇篮称号的这片红色土地。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许多革命战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的中国工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她享有了“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并留下了许多革命文物和旧居、旧址。

 

我前后去了五次井冈山,第一次是进山后的第一个春节,老厂长郭熙宁同志带领我们一批老三届及部分退伍军人到井冈山参观,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春节。我们在茨坪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纪念馆前拍了一组集体照,至今我仍能叫出照片中绝大部分人的名字,知道他们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参观大井、毛泽东旧居,这里群山环抱,是一片宛如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在旧居纪念馆,我们遇到了革命老人邹文楷,这位当年的暴动队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讲诉毛泽东同志在大井时的战斗岁月,我们请老人在介绍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小册子上签字留念

   纪念馆前有一块大石头,据说当年毛泽东同志居住在大井时,经常坐在大石头上思考问题。我们几十号人很有秩序地在大石头上坐坐,可惜的是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拍下许多值得纪念的留影。

 

黄洋界是斗争时期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峰峦相间,云雾茫茫,地带险峻,黄洋界上炮声隆、保卫战的史实以及毛泽东同志气壮山河的诗词,“西江月
   
井冈山”令人难忘,到这里参观是必须的。井冈山有五大哨口,除黄洋界外,还有双马石,八石山,朱砂冲和桐木岭,据称朱砂冲的地势最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当年参观回来后,同宿舍及班组的、号称“作家”的印林生先生曾收集了许多资料,写了电影剧本《井冈红旗》,而且写了好几稿,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最后没有如愿发表。

 

第二次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借调吉安军分区搞美术创作,参加全军美术展览,我们作品的构思是解放军战士学传统,向红军老战士学习打草鞋,我们一行四人由军分区政治部的张干事带队,军分区独立营的一个战士,一个吉安有线电厂的工人和我,在井冈山待了近半个月,我们在井冈山敬老院里,请了红军战士教三个解放军战士打草鞋,张干事用相机拍下来,后来我们根据照片画成素描稿。有些事情让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敬老院里,有不少真正的红军战士,他们当年跟随毛泽东同志闹革命,后来又走长征,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有的身患残疾加上没有文化,解放胜利后回到家乡,发现亲人都没有了,许多的亲人都被国民党部队杀光了。

 

还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我们到井冈山的绿林好汉之一,袁文才的家。带队的张干事在四清时就住在袁文才的发妻谢梅香老人的家,所以比较熟。谢梅香老人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知道王仿和袁文才等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是有贡献的,但他们最后竟是被自己人给错杀了。他家的厅堂里挂了两张像,一张是袁文才的肖像,他身上穿了一件龙袍;一张是1965年,毛泽东重返井冈山接见烈士亲属时,和谢梅香老人的单独照,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同志请人把谢梅香老人接出来,在井冈山宾馆外照的。

 

第三次,也是八十年代中,我参加了江西省兵器工业产品展览会的布展工作,布展工作即将完成的时候,时任江西省领导的程世清、杨栋梁同志来检查,因为参加布展工作的全是省里三线厂的同志,大部分在深山老林里,平时出来也不容易,所以领导在我们面前表态:大家辛苦了!工作完成后安排了两天上井冈山根据地参观,去的人是各单位的美工和讲解员,但这次活动的印象不太深,主要是走马观花,去得地方不少,大部分纪念地都去参观了。

 

第四次,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工厂为了搞产品质量展览(省工办部署),到几个兄弟厂取经学习,李厂长带了厂办公室金宏、厂调度陈火根及我,到吉安、永新的三线厂学习,顺道去了井冈山。其中去了龙潭,记得当时还没有索道,加上还算年轻,我们徒步走到了仙女潭,仙女潭真是美极了,没有人为加工。井冈山不仅是革命摇篮,而且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我们在龙潭的进口处,拍了一张合影,我至今还保存着。

 

最近一次是2012年的3月,我们一行28人参观游览了井冈山,井冈山变了,变得更美了!展览馆用现代的技术,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战斗年代,交通也很方便了,使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到杜鹃山,龙潭等处参观。大家都很认真观赏,拍了不少照片,回来以后,都说“不虚此行,值得值得”。本人也曾写了一篇心得,薛和平、毕志梅、庞海根等也在网上发表了多篇大作,我就不再重复了。

 

 落日总觉时间短,在春节聚会时,看到了许多老同志,也听到有几位同志想写回忆。我也在想,走了几十年的“路”,有顺畅的,也有崎岖曲折的,直的路近又方便,值得欣喜。但有时曲折的路更值得回忆,也许正因为曲折了,才会出现人们乐于寻找的曲径通幽。

 

                                                                                                                                   褚嘉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6 22:09:32编辑过]

--  作者:说话好听
--  发布时间:2013/3/16 23:28:40
--  

褚老师:这是您第一次上井冈山时拍的集体照吧!我找到了~

谢谢您发帖子支持818家园,就象您说的,有很多老同志都开始写回忆啦!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6 23:35:20编辑过][/color]

--  作者:jhq468
--  发布时间:2013/3/17 8:37:40
--  

井岗山70年我也去了2次,也好讲3次.因第2次我们从遂川那里下来,晚上又从泰和这里上去了.第一次上面照片有我,第二次是我邻居那时也到了泰和,见到818车子打听到我到厂见了我.那时我因卡车上摔下来受了伤住在医院,他请我一起上井冈山,他们大本营设在那里,我在山上住了几天.他现有一个好儿子王励勤.


--  作者:jhq468
--  发布时间:2013/3/17 8:39:51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作者:淡然荷韵
--  发布时间:2013/3/17 10:17:55
--  
顶好的回忆!
--  作者:依然林嘉仁
--  发布时间:2013/3/17 16:30:27
--  

王励勤?打乒乓球的吗?真牛!


--  作者:hlzyam
--  发布时间:2013/3/20 19:29:24
--  
向前辈致敬!
--  作者:说话好听
--  发布时间:2013/12/25 15:49:05
--